当前位置:首页 > 后悔 > 正文

美国老人谈移民英国后悔 移民美国的老人有什么待遇

移民指南小编为您详细解释美国老人谈移民英国后悔的疑问,也对相似疑问(移民美国的老人有什么待遇)作出解释,希望能帮助到你。

移民英国的好处和坏处真实感受

移民英国的好处和坏处真实感受

移民英国的好处和坏处真实感受,移民在某一个时间是非常热门的选择,很多国人选择移民他国,但这个过程和流程是很复杂的,下面分享移民英国的好处和坏处真实感受。

移民英国的好处和坏处真实感受1

1、实用主义

英国当地机构的人员和系统是务实的,通常以现实的方式处理问题。行政管理很科学,税收直接从您的工资中支付,大多数事情可以在线完成,相关网站实际上既清晰又有用。

2、工作机会

总的来说,工作机会很多,年轻人和才华横溢的人们通常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并有所作为。而且绝大多数人的薪资水平也是相当好的。

3、多元化

英国有非常开放的多样性和新想法,可以看到纹身的警察,留着蓝头发的员工,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他们的时尚感。英国人不用担心会有所不同,他们靠左行驶,使用不同的测量单位,电源插座也和别的国家有所不同。

4、汽车

尽管交通堵塞,但是英国依然是开车旅行的好国家。到处都是那么近,高速公路实际上是免费的。比如:

两个小时的车程可以带您从伦敦到达沿海城市布莱顿;

开车90分钟即可带您从布里斯托尔到达迷人的德文郡乡村甚至威尔士深处;

湖区的肯德尔(Kendal)距苏格兰大门仅2.5小时路程;

从伦敦到巴黎或布鲁塞尔的欧洲之星仅需2小时15分钟。

5、安全

犯罪和不安全感很少见,城市是安全的,警察起到很大的作用,人们在大多数时候非常有礼貌和尊重。

6、酒馆文化

很好的茶和啤酒(当地的手工啤酒),价格非常合理(我住的地方为£3.50-4)。酒吧文化无与伦比。他们会做一些像Stilton blue这样的体面的奶酪,而且很难击败合适的英式早餐。他们还提供适当的品脱(0.56L),而不是欧洲的品脱(0.5L)。

二、移民英国的坏处和劣势有哪些?

1、餐饮

英国在美食上不发达,除了啤酒和早餐,主要是鱼和薯条,汉堡和薯条。很多人将英国的饮食称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尤其是一些正式的场合,不仅流程繁琐,而且味道未必适合中国人。

2、小城市过于无聊

中型城市的规划很糟糕,导致交通拥堵,而且建筑结构可能很难看。中型城市中心通常包括一个当铺,一个酒吧,一个杂货店,一个轻便摩托车店,一个肯德基(KFC)旁边一个麦当劳(Prince)。

3、高等教育很贵

虽然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很好,但是价格也非常昂贵。除非能获得奖学金,否则对于一般家庭是很大的负担。

4、租金和房价

住房市场价格昂贵,而房屋储量规模较小,无法弥补这一点。单身人士想买房也会非常困难,尤其是在伦敦和该国南部。

可以看出,虽然总体上来说英国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国家,但是移民过去生活中也有需要客服的弊端和坏处,最好在做出决定之前就平衡好利弊。

移民英国的好处和坏处真实感受2

有钱又重福利的英国

尽管英国已经没有当年日不落帝国的风采,但英国的经济依然排名世界前列。

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大国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

大概是经济发达,也比较有钱。英国的福利简直好到吓人,哪怕是在以福利制度完善著名的欧洲,英国的福利都是令人羡慕的。

留学生也能享受的全民免费医疗

与美国教育比肩的英国教育

另外,英国买房和国内不一样:

一是没有公摊,都直接计算实际使用面积;

二是产权不同,英国一般在250年到999年不等;

三是税费不同,英国还涉及到地租、市政税等,如果再加电视费、水电费(比国内要贵一些),持有成本比会比国内高一些。

最后补充两句物价水平,就我个人的感觉,伦敦生活成本可以对标北京再略高一点,曼彻斯特生活成本可以对标广州再略高点。

像各种肉类、鸡蛋、西式蔬菜、大部分日用品的价格,与国内区别并不大,比如牛肉7镑左右每kg,去普通的大超市就可以买到了。

移民英国的好处和坏处真实感受3

英国是一个说英文的国家,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或者有一点英语基础的人来说,移民英国的语言障碍没有那么强。很多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人,他们会有一些英语基础。

而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好的英语基础,来到英国就可以开始张口说话、进行交流,所以移民英国语言障碍不是问题。

英国的种族歧视没有那么强。尽管它不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没有那么大量的移民人口,但相对来说英国的种族歧视不是那么的明显,不至于像法国或者美国有一些反抗种族歧视的游行,英国相对而言包容性比较大。

尽管有一些中国人旅游英国的过程中有些不太适当的行为,但是大部分遇到的英国人对中国人还是比较友好。比如我朋友的邻居,住我朋友对面的一对老夫妇经常帮我朋友看房子,经常帮我朋友把垃圾桶放回原处,我朋友非常感激不尽。

每当我朋友回国旅游的时候,他就会帮我朋友照顾她的房子、浇花。我朋友跟他们不是之前认识的,是我朋友搬过来之后经常帮助她,对我朋友很友好。有时候会非常友好的打招呼,互相问候,所以这让我朋友觉得挺好的,没有那么强烈的种族歧视。之前我朋友也接触过很多英国本地人,他们也非常友好的。尽管不是说所有的英国人都非常友好,但是大部分还OK。

英国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尽管犯罪在整个世界上哪里都有,但是英国还没有到那种惶惶不得安宁的地步。一个国家肯定会有一些治安问题,英国的治安还行。我的朋友住的区不是好区,但是整个治安环境都还可以。治安当然不能跟国内比。

英国整个生活节奏相对比较慢,它不像北上广深那么拥挤或者是那么繁忙、工作压力那么大。你习惯了英国的生活,你的整个节奏会慢下来,或者说你会变得开始有些懒惰或者是倦怠,所以它的节奏、生活压力不是那么大。人们休闲和工作的这种意识稍微强一点,他不会拼命去外面工作,或者他享受生活的意识会更大。

英国是一个相对自由或者尊重人的`国家,如果你在国内是被父母、朋友催着“你要不要结婚”,“你要不要生女儿生男孩”,“你是不是一个性倾向有问题?”,在英国这都不是事儿。没有人去关心你结了婚没有、你是不是同性恋。在英国它是非常尊重人的,哪怕是父母他也不会一定催着你要30岁、35岁必须结婚、必须生孩子。

而且现在我的思维,要是有一天我儿子说“妈妈我将来不要儿子”,说“我不要这样”,都能接受。我觉得那是他的生活,我是没有权利去干涉的。所以在英国相对来说更尊重人更自由,你可以有任何你的言论。

小学-高中(college)全免费;大学、研究生国家贷款给你上

英国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然后一直到高中都是免费的。有的还会获得企业的儿童成长浏览金,就是每个月可以拿到一部分钱,拿到小孩18岁,所以英国小孩在上学是没有压力的。

再者,就是如果你进入了大学教育之后,大学是可以向国家贷款的。有很多有钱的父母也不给孩子钱,孩子也得自己去贷款。但是国家贷款的这个钱将来怎么还股,依赖于你将来的收入。

所以读大学对于家庭贫困的英国家庭来说不是问题,对于富有的家庭来说,也只是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更加完善自己。因此读书没钱在英国不是一个问题,国家会提供一些救助等等。至于将来你能赚多少钱,你什么时候还,那是后话。总而言之,英国的政府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是扶持的,所以英国教育还不错。

另外,从英国和中国的教育来比,我觉得中国的孩子,比如不会读书的孩子、没有给老师送礼的或者不讨老师喜欢的孩子,会非常苦。现在在中国普遍有很多被打压,或者不参加培训、课后补课的这个孩子会被排挤、被安排到座位不好的这种现象还是比较多的,小孩的身心会因此受到极大的损伤。

但是在英国要你永远别想老师对学生进行排挤,这个学生是可以告你的,所以英国的教育对于那些相对学习不是特别好的学生是保护的,对于那些成绩特别好的学生也是有利的,那你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可能申请到英国的世界TOP几的优质学校。

英国的食品安全这一块是做的比较好的,比如英国的羊和牛,喂食、屠宰、迁移是有定位跟踪的,所以食品安全问题是一定要做到保障的。所有过期食品是全部丢弃的,不会撕了标签再贴上去卖。

在英国你永远不会感觉到你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家,为什么?因为英国的中超多,80%的城市都有中国超市、中国餐馆、中国的外卖,所以你不会觉得好像到了美国得开三个小时去买辣椒酱、老干妈,在英国不是。中国超市在英国特别多,小到花椒、桂皮,然后乳料、淀粉这些都有,像包子、饺子所有这些我们在中国常用的食材英国都有,我现在基本上不再从国内带食物有关的烹饪材料过来,所以非常方便。

在英国的中国人也多,比如像伦敦、曼城、伯明翰、利物浦都多,如果你没有那么好的英文然后又想找一些朋友,在英国的这个圈子里很快就可以找到朋友,一起喝茶、一起聊天,一起出去散步。

英国的交通比较方便,你想开车的时候有车开,你不会开车的时候有公交车出行,非常方便。不论大村小村,有的村庄可能相对车少一点,但大多的华人会记录在吃一般的热门的城市,所以不会存在交通的问题。

如果你在英国已经生活习惯了,你就会很快找到工作的方向、赚钱的方向或养家糊口的方向。如果你在英国有了房产,在英国的生活成本不高。所以要想养活一家人,或者几个人来养活一家人,拥有一个高质量的生活,在英国还是挺容易的。

以上是移民英国利好的方面,我们再来谈一谈不好的方面,说说哪些地方不适合大家移民英国,

英国生活弊端

第一是英国的天气,如果在中国的南部生活习惯了,深圳、广州、香港这些地方生活习惯的人,你到英国来,你就会发现它的夏季特别爽。夏季的天气很凉快,也就20多度,最多30度,30度的天气特别少,而且没有蚊子、蟑螂、老鼠或者蛇。相对来说,夏天是特别好的气候,白天长。

但是到了冬季,你会觉得英国的白天特别短,晚上特别长。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冷冷,和北京比的话不会比北京冷,但是对南方人来说还是不适合。如果你喜欢炎热,那么英国不一定适合你,它只适合休假。

生活很无聊:耐不住寂寞的人不要来英国。因为在国内生活,我们可以夜夜笙歌、KTV、或者广场舞,约三五好友在一起摸两把,可以嗨一把。或者打一个电话就可以约三五个人去餐馆搓一顿,火锅、小龙虾。还可以几个人闲坐在门口来聊,侃侃大山吹吹牛,甚至出去江边或者公园散散步,那么这些在英国不一定适用。

因为在英国通常跟朋友都是一个星期约一次,或者是一两周见一个面,因为别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陪你嗨。而且英国是没有广场舞的,我现在是不跳广场舞,也没有打牌的机会,所以在英国要耐得住寂寞。

超市的话,在小乡镇的的超市一般五点多钟就关了,如果是在大的城市也就最多开到七八点。不会像国内到十一点多了,你出门还有那么多。要知道在英国如果你要在找好东西的晚上,十点以后有时候都挺尴尬,所以很多时候也要学会去享受生活在家里的生活。

第3个方面就是英国的看病的时效慢。如果是急症,就是断腿断胳膊见血了,或者流血、心脏马上要搭桥等等,看病很快。但是如果你要头疼脑热、牙齿痛这种慢性病,一约二等三折腾,非常的难受。所以在英国最好别得病,英国是免费医疗,但是买药是要自己出钱的。

而且很多时候你要是个头疼脑热的话,医生就说回家多喝开水多休息,所以不一定适合我们中国人有病就想吃药的那种心理状态。或者你想排一个队,打个点滴,今天就给搞定,在英国不一定给你打点滴!看病是一个跟国内完全不一样的。

第4个方面就是英国的食物.在前面说了,在英国什么吃的都好买,英国的食物都可以买,中国菜都不是问题。但是你吃不到像国内那么地道的中国菜。尽管有很多餐馆,但是那些都是二把手做的,或者说已经是英国本地化的、西化的中餐,按照西方人的口味来做的一些菜。

在英国的食材在各方面可能没有国内那么更地道,所以味道差了那么一点。所以在英国要吃地道,所以你得自己去动手,自己会做。

第5个方面,英国相对来说赚钱不一定像国内那么快,就是你有大把的钱也不一定能够放到银行去,所以这个是跟国内不一样的。比如在国内有着关系资源,有着一些合作的,那你是可以很快赚到钱的。每一个人都看每一个人的能力,比如我之前认识的在英国一年挣六百万多万纯利,所以有没有本事赚到钱,就看你的能力。当然相对来说,中国毕竟人口基数大,你说中文难度会小一点,在英国难度会加大。

第6个方面,在英国的话,英国的黄赌毒有时候不一定有利于小孩的成长。比如在英国,这个性工作者(卖淫)是不违法的,可以做的。

赌博也是可以的,只要你进正规的赌博场之后有执照,就可以开始体验。

毒呢,就是你吃药或者大 麻 ,吃那么几颗或者少量的是可以的,甚至你种那么几棵也不犯法,但是不能交易。这样就导致有的学生、学校可能也会有,所以小孩容易被影响。这一方面相对来说也算一个风险。

任何一个国家的移民都取决于你个人的需求,比如说你可以有着某种原因觉得想要移民,或者你觉得你在国内生活压力太大,或者是来自于家庭、事业甚至你已经完成了国内的财务自由了,你想换一个地方起享受生活那么就可以考虑。无论移民与否,只要你要是移民到海外的话,你首先是要极大的勇气,因为肯定出来的是像国内那么舒坦。

第二,就是你一定要有耐力,最开头的时候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动手的能力。第3个方面,就是你还要不断的学习,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去发现你自己的能力,动手能力各方面。如果是有钱人,在哪里生活都好,因为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对于那些资金不是特别大、又在寻找的一个方向的人,那么你可以去考虑移民到英国。

我的观点是:现在国内这么发达,偶尔去国外走走是可以的,但是长期居住在那里不一定是最佳选择,从地图上看中国的版图在逐渐增大,指不哪一天亚欧板块都可以畅行无阻,别忘了亚欧是一个大陆中间并无海。

谁写的中国人移民美国后 个个会后悔得想死

如果在截止目前的人生里,有什么事情是我认为我领悟到的最重要的,那就是人的生活就像投资品价值一样,是存在均值回归的。那个均值,就是你内心最深处的冲动,是你真正的欲望,是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的成长经历,如果刨去在学校里因为纪律不好、早恋、翘课、打架、打球摔断腿这些十年以后都没所谓的事情,其实是一个非常标准的中国学生成长经历。进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中考区排名前10,高考分数也足以排入第一梯队。之后我从复旦辍学出国,去的也都是北美最好的大学。

走在这条路上的我,直到大学的时候,都一直认为社会的金字塔就是这样一层一层的筛选形成的。的确,至少从一个校园里的学生的角度来看,中考的失败者们,高考的失败者们,出国留学去了一个不那么知名的大学的留学生们,相比于人大附、清华、哈佛的同龄人,他们被排除在了某一种可能性之外。这种残酷的独木桥就是多少年来鞭策我们每一个人时刻不敢松懈的原因。

毕业以后,起初,父母是达官显贵的去接手家族生意,哈佛毕业的去Top tier投行,清华北大毕业的去知名券商,三本毕业的小学同学去某个不知名的公司领一个月三五千的薪水,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符合设定的。

紧接着过几年,事情慢慢就有点奇怪了。一些在校时候成绩非常优秀的、毕业以后也顺应着期望去投行拼死拼活的,慢慢的受不了了,离开这个行业,去做其他压力小一些的行业,在美国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一些教育背景一般般,但是上学的时候就特别“折腾”的同学,回国创业,现在已经小有所成;一些接收父母生意的,干不下去,最后公司卖掉的也有,倒闭的也有;也有一些毫无背景的,工作之余勤勤恳恳的爱好着自己的写作,现在成了小有名气的作者。

在一个经济自由度越来越高,具象的门槛对一个人的发展束缚越来越小的社会,到底什么事情决定了你要走的路呢?

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一些学生时代看起来特别优秀的人,后来成了特别平凡的人,而又让那时候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些人,后来做出了一些似乎超越了他水平的事情。我想这样东西在今天和在两千年前是没有区别的。那就是你的渴望。

我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我在这里不是要judge任何人的生活选择。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求仁得仁。平淡生活也好,激烈拼搏也好,只要最终你获得了你想要的,所有的生活都值得被祝福。但是我最终明白的是,人生任何一个阶段的“筛选”都只是一种形式,别被这些一时的标准迷惑。定义你最终归宿的,一定是你能力和欲望综合的那个真实的你。因为即使你毕业的时候成绩优异获得了一份高薪高压的工作,如果你是个不那么野心勃勃的人,那么你早晚会被压力逼迫离开这份工作;即使你学的是理工干的是码农,如果你最热爱的是写作,那么早晚有一天,你会用你的闲暇时间因为热爱而驱动自己创作。也许你在工作中得到的是薪水,但你的人生在你的写作里。

大多数人应该都会相信,李白如果做了官,他还是会有一天脱靴骂高力士,他还是会有一天浪荡江湖。为什么?因为他那么一个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人,是不可能因为一纸封诰就杀死自己心里澎湃的诗情画意的。

所以,再后来,当我每年遇到那些想从事这个行业的应届生的时候,我总是像无数前辈们一样,喜欢问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喜欢做金融?你喜欢金融的哪个细分?你为什么喜欢这个细分?这个行业你认为会带给你什么?

我也一次又一次的听到下面的这些答案:“金融很刺激,能够改变世界”、“金融需要数学头脑,我数学学得很好”、“金融挣钱多,是很体面的工作”、“我喜欢MA,一种直觉”等等。

当然也会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人,娓娓道来,告诉我他们对行业的认识和了解,告诉我什么事情表明了他们基因中的东西适合这个行业。

第一种人让我哭笑不得,而第二种人,哪怕他们的答案不那么全面和正确,哪怕他们的答案里有一些矫揉造作,我依然认为他们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渴望要远比第一类人强得多,他们可能会在这个行业里生存的更好。因为当你发现这个行业的本质和电影里决定世界的刺激感与高大上毫无关系的时候,还要有一种别的东西让你愿意去从事这份工作。因为不管金融行业可以给你提供多高的薪水,我相信早晚都有那么一刻,你会发现钱的Marginal Utility不如每天下班陪你老婆吃一顿幸福的晚餐、不如一年可以有五个月去周游世界、不如去写一个程序、不如写一篇小说。把一件事做到8分好也许是因为钱,但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一定和钱没关系。

另一件想起的事情,是在北美的那些年里,有几年夏天住在温哥华。有一个夏日的晚上,我坐在

自家院子门口,看着才六七岁的外甥和外甥女儿在门口的车道上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追跑打闹。夕阳落下来,整个天边都是红色的,夏天的温哥华一点都不热,落日余晖晒在我身上,暖暖的。那一瞬间,温哥华那种闲散的生活仿佛积累在一起突然拍打在我的心上。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老年人,每天在这个有雪山有大海的地方,每天遛狗、做饭、和朋友打打牌、陪陪小朋友。

我想很多住在海外移民城市的人都有过相似的感觉。温哥华、墨尔本、Orange County,这些地方就像是一个个巨大的养老院,整个城市与世无争的安坐在那里,和北京上海纽约这种分秒必争的地方形成最鲜明的对比。我也猜想很多中国人奋斗了一辈子就就是希望自己从中国这个压迫感过剩的社会里逃出来。但是在那个晚霞美如画的夏日傍晚,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我要逃出来。我才不到25岁,我要离开这个地方,我还想滚滚红尘,我还想做一些什么事情,我还想怎么样都好,但是我不想静止。

我拿到job offer回国的时候,我也知道这不见得是一个多么好的选择,但是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迈出这一步,我才知道接下来一个新的我想要什么,而不是在旧的我身体里活活困死。

回到问题上。我想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回首自己在学校里的日子,甚至是迈入社会的日子,最应该遗憾没有一开始就被告知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清楚地认识自己。我是谁,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优缺点,我适合做什么,我喜欢或不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最大的缺失。残酷的社会压力逼迫我们通过复制所谓的成功道路来获取社会资源,而完全忽视了人的内在动能才是决定你位置的根本因素。

这些东西最终会决定你愿意为什么奋斗,最终会决定你对一份事业的热情和责任心,最终会决定你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是舒服的,最终会决定你人生的意义。

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复杂,不见得立刻就有答案,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是不断变化的,这些问题需要你以自己和世界的样子互为对照,去不断地追问,又不断地在追问后塑造。

这需要漫长的时间,会发生很多反复,你会不认识自己,也会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

世俗的选择永远都会给努力的人以入口,也永远都会给想离开的人以出口,只是你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那么认识自己这件事情,恐怕越早开始越好,因为越早,你就可以以越小的代价去选择你是应当离开,还是应当留下。

最新文章